付雯萱:央行風波再起云涌,9.6現貨黃金白銀后市是漲是跌?
【導語】
不要幻想每一筆交易都圓圓滿滿,盈虧需要平衡,得失也需要感受。投資在市,有如旅行,總是行路匆匆,有著那么多的迷惘和彷徨。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撥開籠罩在眼前的云霧;靜靜地品一杯清茶,才會發覺有許多機會就在眼前。
【市場資訊】
周一,由于美國和加拿大勞工節而交投清淡,同時同日沒有任何重大數據和重大事件,因而黃金繼續在上周五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慣性下溫和上漲。不過,本周接下來的時間事件密集,請做好準備。
黃金慣性上升:無信息、無數據、無意外的“三無”好時光
本周一(9月5日),美國和加拿大勞工節而交投清淡,同時同日沒有任何重大數據和重大事件,因而黃金繼續在上周五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慣性下溫和上漲,美市盤中最高上探1328.57美元/盎司。
在非農數據后,如果不考慮妖孽的高盛,美聯儲9月加息概率在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后曾經一路升至30%上方,但在非農報告之后驟降至10%左右。巴克萊就此表示,雖然就業數據支持9月加息,但如果直到9月FOMC會議時市場預期仍然很低,美聯儲就不太可能會在9月加息。若美聯儲真的傾向于加息,他們必須推高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概率低迷讓美元持續承壓,美元指數周一繼續小幅下跌,這給黃金以良好的動力。
過去5年中,中、印兩個實物黃金需求大國在9月的需求大多數是上漲的。而由于中印黃金需求占全球需求總量約50%,這對黃金價格是重要的引擎,因而9月金價表現好的可能性頗大。此外,隨著印度進入婚嫁季節,今年雨水充盈的天氣又讓印度農民的消費能力大增,預計黃金需求會有所提升。
雯萱小結:正所謂金九銀十的到來,加息的流產。需求的增加黃金價格短期內有所提升。綜合來看黃金價格短期內還是會繼續上漲,追空的朋友們謹慎對待。關注微信公眾號付雯萱把握大趨勢每天早上7點至午夜1點隨時在線咨詢雯萱實時講解,助你完美獲利。
央行周來襲,黃金后市是漲是跌?
周二(9月6日)12:30澳洲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及政策聲明、周三(9月7日)15:30瑞典央行宣布利率決定和公布貨幣政策報告、22:00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及政策聲明、周四(9月8日)02:00美聯儲發布經濟褐皮書以及19:45歐洲央行宣布利率決議的密集轟炸,請投資者做好準備。
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市場將迎來所謂的“金九銀十”。據金十數據的統計,過去5年中,中、印兩個實物黃金需求大國在9月的需求大多數是上漲的。而由于中印黃金需求占全球需求總量約50%,這對黃金價格是重要的引擎,因而9月金價表現好的可能性頗大。此外,隨著印度進入婚嫁季節,今年雨水充盈的天氣又讓印度農民的消費能力大增,預計黃金需求會有所提升。具體關注公眾號付雯萱及時了解市場資訊,把握大勢行情助你穩健獲利!
【行情回顧】
周一(9月5日)現貨黃金窄幅震蕩,目前交投于的1325.38美元/盎司,因美國勞工節假期,市場交投較為清淡,但上周出爐的非農數據較為疲軟,幫助金價企穩于一周高位附近。
【黃金技術面分析】
黃金方面昨日的動靜也不是很大,一整天一直在1321到1328區間小幅震蕩中昨日布局13210附近多單也是抓住了一波行情,從目前的金價走勢而言,多頭將繼續發力,但是目前力度相對較小,今日我們關注1323到1335區間的動態走勢,從4小時圖來看,黃金方面也是回調做多的局面,但是今日黃金上方的阻力位也是較多,上方阻力分別是1331-1334-1337,但是目前金價上方阻力比較小,操作上繼續回調多單,先看上方阻力位,破位繼續上看1337附圖指標MACD金叉放量縮量,上行動能不是很足,整體雯萱也說到了今日我們先亞盤關注1323到1331區間走勢。
操作策略:
1、1323到1325附近做多,止損1319,看1328到1331破位看1337;
2、1337附近做空,止損1341,看1333到1331;
【白銀技術面分析】
從現貨白銀走勢圖上看,從現貨白銀走勢上看,在小時圖中,布林帶正在向上快速收口,說明銀價已經到了短期頂部。目前銀價交投在19.525美元附近。銀價受到19.40美元的支撐,使得銀價能夠暫時穩定在19.40-19.60之間。而昨日行情清淡也使得銀價有再次上沖19.60的空間。從MACD指標上看,快慢線保持死叉向下延伸,死叉開口較小,綠色動能小幅縮減,kdj三線出現金叉向上運行。但三線走勢偏緩。整體上看目前行情還是處于較弱的走勢。無法有效破位。銀價預計會收盤收于19.40-19.50之間。
操作策略:謹慎做空
現貨白銀(美元/盎司)
上方阻力:19.60和20.00;
下方支撐:19.20和19.00;
白銀(T+D)
上方阻力:4300和4350;
下方支撐:4200和4150;
【9.6周二重點關注財經數據】
12:30悉尼澳洲聯儲政策會議,并宣布利率決定
17:00歐元區第二季度GDP終值(年率)
22:00美國8月ISM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
22:00美國8月就業市場狀況指數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屬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