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煜澤:8.27也門襲擊沙特石油設施,中東局勢趨緊原油或受支撐
周五(8月26日),國際原油價格受耶倫在杰克遜霍爾年會上的講話所導致的美指短線巨震影響,盤中走勢一波三折,盡管最終在美指勁升的情況下無奈下挫,但是美油盤中曾一度大幅飆升,主導油價走勢的因素除了美元外還有一些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因素。筆者微信公眾號:高煜澤
周五,據也門當地胡塞附屬媒體報道稱,也門什葉派胡塞叛軍已針對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發射數枚導彈,旨在破壞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位于其西南部的石油設施。
2015年2月,胡塞叛軍迫使總統Abd-Rabbu Mansour Hadi逃往也門的北部鄰居沙特阿拉伯。什葉派胡塞武裝與沙特阿拉伯的地區“宿敵”伊朗是盟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承認Abd-Rabbu Mansour Hadi為也門的合法領袖。
自2015年3月以來,胡塞叛軍和Hadi的政府軍一直在也門戰斗,而沙特等阿拉伯聯盟正試圖恢復Hadi的總統地位。
也門的地理位置是戰略要地,因為其坐落在阿拉伯半島南端,其北部與沙特接壤,南瀕阿拉伯海、亞丁灣,東鄰阿曼,西隔曼德海峽與非洲大陸的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吉布提等相望。
在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非洲大陸之間,有一條西北一東南走向、從紅海南端連接阿拉伯海亞丁灣的海峽,被世人稱為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水上走廊",即曼德海峽,曼德海峽全稱為Bab al-Mandab,在阿拉伯語中意即“淚之門”。
因海峽東水道水深適宜,航道中很少島嶼、暗礁,北通紅海、南連亞丁灣,是大西洋通往印度洋最短航線上的必經航道,也是歐、亞、非三洲間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航道。它是紅海的南大門,自古以來,就是溝通印度洋、亞丁灣和紅海的一條繁忙的商路。
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后,海船由蘇伊士運河、紅海通過曼德海峽進入印度洋,進而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西部的亞洲沿海一帶。曼德海峽己成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西方有人稱它是世界戰略心臟。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繁忙的海峽之一,每年都有兩萬多艘船只通過。
在美國國務卿克里會見了沙特阿拉伯國王并討論了也門沖突問題后的第二天,胡塞武裝便對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的石油設施發動襲擊。
美國通過出售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來支持以沙特為首的聯盟。
中東地區局勢的驟然收緊,尤其是在敵對雙方攻擊對方石油設施的情況下,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無疑將會加劇。如果沙特石油設施繼續受到攻擊,預計原油價格短期內將受到一定支撐。
廣大的投資者朋友若想獲得更多的消息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高煜澤,高煜澤帶您解套翻倉。